ZT -- 中國為何在抗戰快胜利時才對日宣戰


eCallChina Phone Card 質量好 信譽好 服務好

Green Phone Cards - Easy Connection Phone Cards - Cheap Rate Calling Card - Phone Card System - Pinless Phone Card - Quality Calling Card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

送交者: 王大海 于 September 03, 2012 15:57:42:

抗戰中國國力虛弱導致國軍裝備名列主要參戰國最差

近年受影視劇影響中國軍隊形象被無限拔高

在近些年電視屏幕里舖天蓋地的抗戰劇中的國軍形象一般都是國軍部隊各個都是齊裝滿員,配備有各种山野炮,机槍和裝滿糧食的大卡車和頭戴鋼盔吃著米飯紅燒肉的士兵。

還有身穿呢子軍服坐著吉普車的軍官,那叫一個精神抖擻。軍官們的家庭大多都是丫鬟成群的大財主家的公子。校尉軍官們在舞廳里喝著洋酒,幵著小汽車滿街閒逛過著愜意小資的生活。其實那個時代的廣東省政府也衹有省長大人有一部車而已。就更別提什么多的跟螞蟻一樣的校級軍官了。

在電視劇里,日軍的通常形象就是几百抗著步槍,擲彈筒的大兵,跟著几個個騎大馬的軍官一路小跑,那身汗啊!那副不堪的摸樣。真是讓人有點不知所措。所以各方面實際上都非常之差。就是在中央軍嫡系第14師的步兵排全無牙刷,肥皂和毛巾,全排衹有1條粗布用來洗臉。一套制服要穿3年,吃飯不管飽。

抗戰時期中國衹是人口大國日本才是工業強國

中國從人口和面積對比日本說是1個大國,但如果對比工業實力那日本才是大國,中國衹是1個小國。經過常年戰亂,1939年中國內地的鋼鐵年產量衹有1200吨,經過不斷努力到1944年也衹達到1萬吨。在近現代戰爭中,鋼鐵產量1萬吨對几百萬吨對戰爭過程造成的影響要遠遠超過4億國民對1億國民的影響。西方對當時的中國戰時經濟是描述是除了几座有著微暗照明的城市和几百個政府經營的小型工厂,中國乃是一片幽暗,這是一個全然未工業化的區域。

中國工業水平很差,國家財政收入更是有限,以1個處于中世紀水平的農業國家所能夠集中的資源是無法支撐起几百萬現代軍隊進行長期全面戰爭的。

在實戰中日軍1個聯隊即可對抗中國1個軍級部隊

在實際戰斗中日軍1個步兵聯隊往往就可以對抗國軍的1個軍。這和不勇敢和怕死沒有關系。按標准日軍1個正規野戰步兵聯隊擁有3980人.4門75毫米山炮.6門70毫米步兵炮.12門迫擊炮,4-12門自動炮/狙擊炮/速射炮,60挺重机槍,125挺輕机槍,153個50毫米擲彈筒和2190衹步槍。

而中國軍隊軍一級的裝備也很惡劣,即便是中央軍精銳也不神气,比如74軍葉方華參謀回憶,在38年武漢會戰時的第74軍的51師裝備就很爛,除了少數的河南制造的中正式步槍以外,其他都是漢陽厂制造的笨重的老套筒。机槍也不多,一個團也衹有2-3挺重机槍。一個師衹3門很老的克魯格山炮。

如果日軍出動師團級部隊,那么師團直屬炮兵和軍屬野戰重炮聯隊將會被投入到戰場。那么中國軍隊就更無法抵擋了。所以徐永昌將軍計算,在戰場防御日軍40個師團,國軍需要320個師投入作戰,比例是1:8。但是前提是在山地進行防御戰,一到平原就是防御戰也無法支持。

虛弱的國力導致遠征軍缺乏异域獨立作戰能力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的裝備也一樣是慘不忍睹的。第5軍是當仁不讓的精銳。還是蘇械裝備相對較好,還配備有蘇制T-26型坦克,但是由于缺乏汽油,所以這些重武器基本上并沒有被投入到戰場上。

中國遠征軍既無輜重部隊,有無衛生部隊。因為在抗戰時期中國軍隊非常缺乏汽車,比如中國遠征軍第66軍衹不過擁有3輛卡車,連拉軍部的器材都不夠,根本就無法運載彈葯糧食被服帳篷等物品。也并不是國家不給配備汽車,在抗戰時期,中國在最低谷的時候,載貨用卡車全國也衹有5000輛。

中國軍隊又缺乏騾馬,首先是買不起,其次是養不起。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就是人背。糧食吃完了,就地花錢買來糧食,埋鍋造飯,而且抗戰國軍伙食基本上是不提供副食的,衹有鹽水盪和糙米飯。天色黑了,就就地休息。

所以當初日軍就估算,中國遠征軍的作戰範圍不會出仁安羌以南的,應為補給不上。漫長的防線,薄弱的火力,几近于無的補給力,都決定了中國遠征軍最好的辦法就是采取守勢。由于英軍的不堪一戰,導致防線出現若干漏洞,讓日軍快速部隊從容穿插迂回,中國遠征軍側后。為了加強速度和突破能力,日軍還給第56師團加強250輛汽車和坦克重炮。

抗戰國軍損失慘重曾有大批少年兒童加入抗戰軍隊

抗戰曾征召1200萬人入伍戰場傷亡320萬

中國抗戰立時8年,一共征召1400萬人入伍。其中1200萬經過訓練補充到正規軍隊和人力搬運隊。

常年艱苦的戰爭導致320萬國軍在戰場傷亡,另外還有大批士兵染病或者逃亡。高度的職業危險性,艱苦的日常生活和几乎等于是零的軍餉,漸漸的使人們畏懼于參加這樣一支動輒傷亡慘重的軍隊。

小農經濟的中國無法在戰爭中發揮出人力优勢

當時的中國還是1個小農社會,土地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盡管自家耕地很少,男性勞動力1年實際上并沒有几個月的活可以做,可是每個家庭又都無法缺少男性勞動力。按當時的兵役法規定,公務員,學生,技術工人,軍需工礦工人,運輸業員工等等都是可以免征的。這也造成了中國人口雖然很多,但是實際可征召入伍的士兵數量卻并沒有日本多。

戰爭中大批失學少年和孤兒無所依靠志愿從軍

現在軍事愛好者衹知道德國有1個十几歲少年組成的希特勒青年團師,并且被歌頌為愛國主義青少年的榜樣。在中國抗戰中,出現在國軍中的少年兵實際上比這要多的多。長期的戰爭和自然災害,在中國城市和鄉村造成了大批的孤兒。于是過往的國軍部隊為了讓這些孤兒有口飯吃,就拉他們進部隊做勤務兵和通信兵。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中國少年兵。

在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中當然也不乏少年兵,實際上中國的少年兵都可以被稱為兒童兵,因為里面有很多10-13歲的孩子。美軍聯絡官曾親眼看到新6軍第14師第42團年僅12歲的李樂貝,這位已經入伍1年的老兵在火線上連續向日軍投擲了2箱手榴彈。最后這位少年兵成為了1名沖鋒槍手。

1944年中國遠征軍立時3個月的松山攻堅戰中也同樣有大量少年兵參戰。根据原日本陸軍士兵早見正則回憶在7月25日國軍第8軍第103師對松山滾龍坡日軍地堡發動攻擊的時候。炮聲一停,敵人已經攻到眼前,沖過來的敵人,有許多是連嗓音都還沒有變化的少年,他們呼喊著稚嫩的聲音沖了上來。

正是這些衹有12-16歲的少年兵冒著緬甸雨季的暴雨,穿著草鞋,扛著中正式步槍一腳深一腳淺的跟著老兵們爬上海拔千米的松山。當信號彈升上天空的時候,班長猛的跳出來喊龜兒子,沖啊!大家一起拼命的跑,拼命的喊,直到倒下。

當時的新6軍,戰車營等部隊都曾大量征召15-17歲的小學以上學歷的少年兵入伍,因為這些少年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接受訓練來的快。而且容易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正如當時的一首軍歌《少年兵》所唱的那樣,“我們少年兵,我們少年兵,精忠報國肯犧牲,明天上戰場,明天上戰場,殺盡鬼子強盜兵,看國旗飄揚多美麗……”

在慘烈的抗日戰爭戰場上,人們已經做好了犧牲一代男性打敗日軍的心理准備。但是數百萬軍人的傷亡病殘,為了民族的最終獨立与自由,讓我們已經幵始在預支中國下一代男性的勇气和生命。

抗戰國軍沒有軍靴也沒有空投衹有草鞋和扁擔

中國遠征軍如同紅軍一樣是一支草鞋軍團

中國遠征軍是一支草鞋軍團,近2000年前的三國演義里賣草鞋的劉皇叔早已家喻戶曉,可有誰知道,在紅軍穿著草鞋爬雪山過草地的時候,其實在后面一路尾隨追擊的國軍也是穿草鞋的。

第2次印緬大反攻從云南出發的中國遠征軍第11和第20集團軍的士兵們也同樣是草鞋兵,正是這些草鞋兵攻克了比硫磺島上著名的折缽山高10倍的日軍松山要塞。在荊棘滿地的戰場上,在凜冽的凄風冷雨中,草鞋實際上能起到的作用僅僅是聊胜于無。

就是中國遠征軍第2次遠征緬甸日軍時的生活水准也是非常低下的。美國對于中國遠征軍的配發標准是衹配發武器,不配發被服。遠征軍還是打著草鞋,穿著國軍的舊軍裝。所以電視劇里的那些頭戴M-1式鋼盔,圍著軍用圍巾,穿著美式軍服的遠征軍也衹能活在電視里里。

美軍聯絡組摘下鋼盔送給即將發動沖鋒的遠征軍

僅僅是1944年10月龍陵會戰時,作為中國最精銳部隊的第5軍投入戰場的時候,為了向盟軍顯示國家的尊嚴,中國的形象才給第5軍特別配發了膠鞋。不僅是鞋子的問題,抗戰時期國軍的軍裝也是3年一發。

在國軍即將去攻擊已經被日軍打造成為堅固的要塞騰沖時。面對上萬名衹有布軍帽的中國士兵。美軍聯絡組摘下了自己的鋼盔給中國士兵戴上,雖然衹有几十頂。但卻足以溫暖士兵們年輕的心。 w

遠征軍如同國內的大部分部隊一樣缺乏汽車和騾馬等運輸工具,可以依靠的衹有扁擔和背包。伙食供應依舊是士兵自己在一條米口袋里裝上大米或者干糧。遠征軍第53軍第2次遠征緬甸翻越緬甸雨季的高黎貢雪山時,沒几天就吃完了隨身攜帶的口糧。高黎貢山的溫度衹有攝氏7,,8度,寒風刺骨,時有陣雨雷電交加。部隊就穿著雨衣吃野菜竹根充饑。翻越濕滑的懸崖絕壁,穿越300里山路崎嶇的無人區,反攻騰沖日軍。

遠征軍第103師在戰后總結里也提到,國軍攻擊部隊沒有鋼盔在沖擊日軍陣地的時候,面對炮彈,手榴彈,擲彈彈片和飛濺的石子,因而頭部負傷的士兵非常多。

攻擊部隊沒有軍靴,穿著草鞋在沖擊路上遇到日軍舖設的低鐵絲網,竹簽以及其他障礙都不容易通過。在行動停頓時,沖鋒速度被延緩,容易遭到日軍机槍火網式打擊。

抗戰中國以1個農業國家難以支撐長期戰爭

抗戰軍隊的艱苦,當然有管理不善的原因,但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國家沒錢。1936年國民政府的財政收入衹有4億美元,到了抗戰爆發,日軍攻占沿海各省及大部分重要城市,國民政府的財政來援大部分喪失。

這個時候的政府衹能從生活環境与明朝差別不大的西南農村征收農業稅一類的收入,可是在古代那點錢連几十萬拿大刀長矛的兵都養不起,更何況要養几百萬近代化大軍進行全面戰爭?國民政府的辦法就是濫發貨幣,這實際上是一种飲鴆止渴的辦法。

第2次遠征軍作戰武器有所改善但并無絕對优勢

遠征軍美械師相比美軍師裝備要差几個檔次

但是中國遠征軍的這個美械師和美軍的師是2個概念。中國的美械師是阿爾法編制,按賬面編制,1個軍直屬12門105毫米榴彈炮,1個師直屬12門75毫米山炮,4門37毫米戰防炮。真正的美國步兵師1個師就有72門105毫米,155毫米榴彈炮。這2种美械師根本就不是1個檔次的,中國10個美械師的炮力也赶不上美軍1個師的炮力。

國軍美械師全是栓動步槍,美國師都是M1半自動步槍,而且美國師還有大量汽車,坦克,裝甲車等裝備。兩者在火力,運輸,補給等方面相差不止2,3個檔次。 w

中國遠征軍美械裝備匱乏衹是紙面美械部隊

真正的中國遠征軍第2次入緬作戰時,中國遠征軍在表面上是美械部隊,就連這個賬面裝備水平實際上都沒有。從1942年-1944年9月,美國運到云南交給中國遠征軍的武器數量是,沖鋒槍2724支,步槍20000支,机關槍663支,迫擊炮284門,火箭筒524具,山炮302門。而中國遠征軍則有18個師之眾。

一般人們認為駝峰航線運輸的物資都是給中國軍隊的各种武器,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正如何應欽所說,多數空運到中國的軍火,都是提供給駐華美國航空兵的,交給中國的衹有其中的2%。這還要包括駐印軍和遠征軍的裝備在內,能交給國內400萬國軍的衹有區區1706支沖鋒槍,1000支步槍,96門山炮和351挺机關槍。

美國全力援助印度的英國軍隊,運送到印度的大批指定援助中國的物資被交給英國,這個英軍更是直接挪用指定給國軍的抗戰物資.抗戰美國計划運輸中國60個師的裝備.但有21個師的武器被英國挪用,衹有39個師的武器最終在46年全部交付國軍。

國軍用這點裝備竟然裝備出106個所謂的美械師和半美械師,實際上也衹是有了1個美械師的頭銜而沒有實質。

中國遠征軍不是全美械部隊

一般大家都從美國援助中國遠征軍這件事上感覺遠征軍就是全美械裝備。第2次入緬作戰的中國遠征軍是配備了很多美式裝備,比如山炮,火焰噴射器,戰防槍和火箭筒等武器。但是如上文所說的數量非常的少,并不足以配備一支擁有18個師的大軍。

所以第2次遠征軍裝備的武器還是以非美國武器為主。比如松山戰役,國軍投入的炮兵既有美國剛剛援助的75毫米山炮,也有戰前從瑞典和德國訂購的山炮榴彈炮,還有38年引進的蘇聯野戰炮和115毫米榴彈炮。步兵們也還大量配備著麥德森,捷克式机槍和中正式步槍。

第2次滇印緬反攻中國取得不亞于沖繩戰役的戰績

中國遠征軍第2次遠征緬甸,20萬遠征軍殲滅性打擊了日軍精銳的第18和第56師團,要知道40萬美軍海陸空軍在沖繩島也衹是殲滅了日軍第24和第62師團(62師團不屬于野戰師團,衹是在華北守炮樓的治安師團)外加一堆基本上沒有武器的后勤基地部隊。而且中國軍隊也得不到諸如戰列艦直接近距离使用1吨重的穿甲彈炮擊日軍地堡,上千輛坦克裝甲車掩護沖擊等等這樣的待遇。

國軍第71軍新28師擔任參謀的盛兆說,第2次遠征第20集團軍,每天都要消耗几百發炮彈,甚至是几千發炮彈。回憶說,打一個山頭總司令或者軍長直接就下令打1000發,感到十分的奢侈,因為在抗戰中這种事情從沒都沒有過。但是如果和美軍打沖繩3個月就消耗470萬發炮彈相比衹是一丁丁點而已。

2次遠征緬甸,使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首次獲得了國際聲譽。通過与美英盟軍并肩作戰,使中國國際地位獲得了极大的提升。

抗戰中國社會不具備全面戰爭條件全靠精神在支撐

中國抗戰持久戰的核心是等待世界大戰爆發

中國抗戰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但這個持久戰的核心是通過避免決戰,將戰事擴展到廣大地域,分散日軍兵力,加大日軍后勤運輸困難。再通過襲擊日軍側后方來消耗日軍。經過3-5年的戰斗拖延住日軍征服全中國的步伐,等待日蘇,日美交惡,最后世界大戰爆發。

一次徹底的世界大戰,如果中國通過共同參戰等方式站在戰胜者的一邊,那么在戰后全新的世界秩序的格局中,中國將有机會擺脫在世人面前貧弱的帽子成為一個成功者。這也是中國遠征軍2次滇印緬遠征的一個重要的意義。

中國以1個落后農業國拖住1個工業強國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

在這場歷時8年的持久戰中中國損失慘重。中國實際上難以僅靠自己就通過消耗戰拖垮日本。問題不在于腐敗,怕死,無能和缺乏斗志。

而是中國是1個落后的農業國家無法長期堅持一場現代化的戰爭。現代化戰爭要求的是數百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有大量有現代軍事知識的年輕軍官。有充足的諸如從罐頭軍靴到坦克重炮這樣的工業化產品。

這就需要1個龐大的工業体系,1個有效的管理嚴密的社會組織和大量的金錢,也就是1個高效的金融机构。

這些在中國都是不存在的。中國當時有的衹有被日本全面封鎖。汽油,鐵礦,化學產品,葯品凡是你能想到的什么都缺。就是要制造1發子彈,也是包括了采礦,冶金,化學,交通,倉儲等各种工業行業支持的。在廣而言之,這些工業還需要的高效的管理,技術人員,熟練工人以及鐵路,火車,汽車的制造..........

中國得以對抗日本衹有精神,一种几千年來通過不斷的教化灌輸融入血液中的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

一個叫品野實的日本人在中日拉孟決戰揭祕-异國的鬼一書中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日軍在鎮安街的憲兵隊抓獲了2名年僅19歲的中國女孩,在搜查中在她們的頭發里發現了密寫的情報,內容為日軍在該地的兵力兵器部署。在漢奸口中,日軍得知這2個姑娘是遠征軍諜報班的學員,隨后就讓她們送到位于緬甸仰光的日軍第33軍軍部,進行慘無人道的嚴刑拷打,可是日軍沒有從這2個花季少女的口中得到任何東西。

也許這就是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可以歷經數千年風雨而不倒的祕密!

結語

雖然在抗戰時期的中國1個月衹能生產1500萬發子彈,如果按300萬野戰部隊計算,平均1個士兵衹有5發子彈。從西方的觀念來說在物質上根本無法進行防御,就更別提進攻戰了。

遠征軍第11集團軍美軍顧問吳德上校說,中國軍隊耐受困苦的精神是世界少有的。能這樣堅持斗爭的意志,忍受惡劣气候和給養匱乏的痛苦,主要是他們認識到所參与的戰爭是反侵略的戰爭。

中國抗戰沒有太多輝煌的胜利,日軍不斷增加火力,在38年日本甚至把軍械購置費的76%用來生產彈葯砸到中國(在中國戰場惊人的彈葯消耗量,導致日軍無力生產更多的對付美軍的重武器)。雖然中國軍隊大部分戰役都損失慘重。但是頑強的民族精神支持著他們就像一個不屈的拳手那樣,不斷被擊倒又不斷的爬起來。

我雖然無法直接打敗你,但是我不認輸,我衹要還有一口气就要纏死你。

可怜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在中國遠征軍第一期入緬作戰失敗撤退60周年之際,僅以此文向犧牲在緬甸戰場和野人山無人區的遠征軍致敬。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 )


所有跟貼:


加跟貼

筆名: 密碼(可選項): 注冊筆名請按這里

標題:

內容(可選項):

URL(可選項):
URL標題(可選項):
圖像(可選項):


所有跟貼加跟貼論壇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