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见:孟子“民贵君轻”是“民主思想”吗?


eCallChina Phone Card 质量好 信誉好 服务好

Green Phone Cards - Easy Connection Phone Cards - Cheap Rate Calling Card - Phone Card System - Pinless Phone Card - Quality Calling Card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酒哥 于 March 04, 2012 10:45:38:

回答: 英国查尔斯王储警告说:“世界面临“第六次大灭绝”:生活方式消费气候变化野生生物 由 酒哥 于 March 04, 2012 10:41:47:

ZT
信源:文汇报

孟子关于“民贵君轻”的言说,常被有些学者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想”的范例。此言说见于《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此所谓“民为贵”,是指民众之宝贵(就作用而言),而非指其尊贵(就地位而言);按儒家“贵贱有序”的礼制,当然是君贵民贱。孟子还有一段话----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这段话说的“宝”,当与“民为贵”的“贵”同义。而前面那段话里有个关键语:“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所谓“民为贵”,正是立论于此,它明显是对于“天子”而言。朱熹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是民为重也。”古代欲成大气候、欲谋大位者,大凡懂得“民心可用”,而得到民心的归顺,成为“天下归之”的天子,就是民心的大用了。----当然,这个“用”并不是要让民众有参与权。按孟子的理念,天子须以“仁政”来“得乎丘民”,赢得民众的归顺拥戴。应该说,这种以民为“贵”、“宝”的理念,比诸单说“君权天(或神)授”,无疑有进步的意义。不过,孟子和儒家所谓的“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并未取代、否定“君权天(或神)授”----看“天子”这个称谓,那就是意指“上天之子”或“天帝之子”,具有“受命于天”的神圣性。“受命于天”与“得乎丘民”,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孟子那段话里,说到“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诸侯国君危害国家(社稷指代国家),就废之改立。谁可以“变置”危社稷的国君呢?孟子认为,贵戚之卿有资格“变置”国君。有一次他说过让齐宣王勃然变色的话:“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国君有重大过错就劝谏,反复劝谏而不听从,那就要让他走人,改立国君。)贵戚之卿与国君同姓,有血缘之亲,他们可以更换有大过、危社稷的“当家人”(国君),那是他们自家宗亲的事。孟子还说,异姓之卿就不可以这样,他们反复劝谏而国君不听,走人的就该是他们。至于民众,是劝谏的资格也没有的,若斗胆想要“变置”国君,那岂不是犯上作乱!在“变置”诸侯国君的问题上,孟子显然比先师孔子激进,孔子对贵卿“变置”国君是不赞成的,鲁昭公被“三桓”贵卿驱逐出国门,《春秋》为昭公讳,记曰“公孙于齐”----鲁昭公是自己逊让到齐国的。……或有人以为,孟子说诸侯可“变置”,没有说要“变置”丘民,更见出以民为贵。

但我们要知道,丘民庶众,身在等级社会的最底层,无权无势无位,实在没什么可以“变置”的了。况且,把丘民庶众“变置”掉,从天子、诸侯、贵卿、大夫到士君子,岂不是都要去喝西北风!孟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不言“变置”丘民。

孟子有一句斥骂“异端”学派的名言:“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这话不讲道理和逻辑,恶语伤人,实在有欠君子之风。后来朱熹为之诠释:“杨朱但知爱身,而不复有致身之义,故无君。墨子爱无差等,而视其至亲无异众人,故无父。无父无君,则人道灭绝,是亦禽兽而已。”这番勉强的说词,还是很难以让人信服。在孟子这句话里,分明可见“君”(指诸侯国君)之不“轻”----尤其对于士人来说,绝对不可以对“君”轻视乃至无视,否则就有沦为“禽兽”之虞。先师孔子曾借子路之口申言:“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按此,“无君”则等于是不要“君臣之义”。孔子当时指责耕稼的隐者“不仕无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这虽然有点上纲上线,但毕竟还没把人家骂作“禽兽”。

孟子还有名言曰:“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里的“君子”和“劳心者”,包括出仕为官的士君子、卿大夫,当然也包括国君;“野人”即“丘民”,是“劳力者”。孟子在此将“治”和“养”的关系说得很清楚,君子有“治”野人(劳力者)的权力,以及受后者所“养”的权利;而野人(劳力者)则只有“养”君子的义务,只有被君子“治”的资格。朱熹对此注解,一言以蔽之:“君子无小人则饥,小人无君子则乱。”小人(劳力的野人)“养”而使君子免于饥,是为其“贵”和“重”,君子“治”小人而使他们免于“乱”(犯上作乱),小人由此成为“易使”的顺民、良民。

不过,孟子和先师孔子一样,对“民生”也表示出了相当的关切。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关乎“民生”的言说----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乐民之同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

兽相食,人且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这些言说体现出孟子的风格----激情、强烈以至犀利,使我们至今犹能感受到一颗关念“民生”的心的热烈跃动。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