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有点意思。《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吃货纪录片,而是民生片,导演潜伏的很深


eCallChina Phone Card 质量好 信誉好 服务好

Green Phone Cards - Easy Connection Phone Cards - Cheap Rate Calling Card - Phone Card System - Pinless Phone Card - Quality Calling Card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酒哥 于 May 25, 2012 15:48:47:

回答: 女弃婴被老美收养 考上耶鲁回国寻亲 由 酒哥 于 May 25, 2012 09:41:58:

发信人: dayeah (蛋),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吃货纪录片,而是民生片,导演潜伏的很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4 16:17:08 2012, 美东)

这个片的导演隐藏的很深

不然审片也通不过

表面上是在讲吃货,实际上在拍民生,拍的是天朝这几十年的变迁

准确的说,是没咋变,不管是少数民族的小县城,还是大城市那些底层人民蜷缩的角落
,无一不在暗示这一主题。

从南到北,从北到南,镜头经常晃过,那种草房,土屋,还有就是破败的锅灶

西北,西南,东北,那几处取景的农村还有县城,看看就知道了

也不管是淤泥里挖藕,还是冰天雪地捕鱼,生存状态都还那么原始,落后,记得那个挖
藕的那个民工帐篷,真的是看得让人心酸。

看似在歌颂天朝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实非也。

如果拍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完全可以从满汉全席入手,或者从八大菜系开始撸,找一
堆名厨,弄一堆吃货,拍出各种佳肴的效果

但是片子没有从这个地方着眼,而是导演好像脑袋让驴踢了一样,一会儿几千公里之外
的南方,一会儿几千公里的北方,或者同一纬度xx公里之外的那里。总之,都是挑一些
,平常人们所忽略的地方在拍。

而拍摄始终没有离一条主线就是劳动密集型,片里的任何一种美味,不是提着脑袋在深
山老林里寻觅半天,就是站在那里像机器一样的重复某个动作折腾半天。

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一个冬天/一个上午,好多制作过程不能中
断,凌晨两三点就起,搞到天黑,有的是为了保鲜(比如第一集里的蘑菇,冬笋),有
的是为了做完一个流程(做黄馍馍,做奶豆腐,腌肉)。

还有镜头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很多地方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法避让,排出了很多肮脏
的角落,浑浊发黑的河流(拍辣白菜,好几次晃过那个呼兰河,水之黑,真的是超出想
象的)。景观镜头每一集里都反复重现那种落日余晖掩映下的稻田,或者蓝天白云下的
庄稼地

但当镜头晃回到,那个腌制腊肉,腌制禾花鱼,磨豆腐,炭火烤豆腐,或者,做米酒,
那些脏兮兮的场景,立刻把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

一幕幕的人力三轮,摩托车,城市的沿街摊点,还有那个古铜色的皮肤上刀刻一般的皱
纹里悬而欲滴的汗水,每次我都捏一把汗,那个汗水会不会滴到正在摆弄的美食里

导演关键时候就切开了镜头。

不管是解说还是拍摄手法都有点赵老湿的动物世界的痕迹。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