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教育出的部分反文化分子真有一些。在美国学校经历文化大革命式的恶斗


eCallChina Phone Card 质量好 信誉好 服务好

Green Phone Cards - Easy Connection Phone Cards - Cheap Rate Calling Card - Phone Card System - Pinless Phone Card - Quality Calling Card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送交者: 酒哥 于 July 19, 2012 10:00:16:

回答: 视频 汤灿之歌 由 酒哥 于 July 18, 2012 19:49:05:

此叹在旧文里已有,录于此。


成长的印记、网络红卫兵、国学教育、文化教育、公民教育、三俗、钱学森之问等。。。。 。。 (47015 bytes)
Posted by: 酒哥
Date: October 15, 2010 12:46PM


原文在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8197,68197#msg-68197。本版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近年对国学教育、文化教育、公民教育、钱学森之问、
中国之现代化等做了些思考,比如在旧文
【目前有哪些中国大陆背景的前沿科学家比较接近诺贝尔奖级提名?】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9,55060,55060#msg-55060
中。我不试图把我的观点加于别人,希望大家都能认真思考这类问题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里附上几份资料,把文革以来77级以降所受的国学教育、文化教育、公民教育作协纵向和
横向比较。希望看一下教育与人格的形成、科学研究、社会文化、社会国家等之间的关系,
几篇附文我以前都贴过,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这次是汇集了一下,在文
《网络红卫兵,文革的印记, 成长的印记,所受教育的印记,家教的印记。。。。。。》
http://bbs.omnitalk.org/arts/messages/62576.html
的基础上有所取舍、添加。

说一点教育与科学的关系。有人可能会说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只专注于科学,在研究及培养人才方面
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考虑到麻省理工、加州理工选择学生标准之严格,以及美国为数不少的贵
族式寄宿中学”及普通中小学“提供的优异的文科(liberal arts)教育,这种专注于科学的做法并
不奇怪。有了这种背景,麻省理工不需要担心她那精心挑选的本科生会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公民素
质。” ,
“在论述美国名校时,。。。,而学生被认为已然具有基本的公民意识和人文关怀,因此人文和社会
学科的任务仅仅可能是提升、具体研究以及深度反省,而不必承担制度建设以及相关的启蒙使命。”
(附六 《理想的大学》)。

再说一点教育与三俗的关系。涛哥的“反三俗”与江总的“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是一致的,实指向反中华核心文明 的胡化
鞑靼潮。本三类装土、痞文学狼图腾、髒不拉叽的红擂膈疣式丑男、莫须有的“汉子、爷们”大行其道、
藝术上不讲 生活基础上藝术提炼升华而强调声嘶力竭的“原生态”、普通网文满的“鸟、侬、 俺、球、丫、
但是的但是、而且地而且、因此的因此、无限关切地(温柔地)问、 that said、叉子、???!!!、
小柯侬。。。、?!?!、again、 小酸侬。。。、 小猪侬、have said that、球”贴胸毛装土装匪
装酸充酷做玩世不恭泥鳅式奸猾聪明状以泼皮式的死活要出最后一贴说最后一句而自豪无限(并不是
反对用“俺”“鸟”“球”等词,只是说,应尽量用规范的漢语书面词语 写东西。 偶一为之会心一笑并无不可)、
故意写错字等等,其背景就是国学及文化教育的欠缺及暴民 劣质文化导致以粗鄙粗鲁装潇洒装匪装酸
奸猾聪明状来掩饰文字或藝术功力之不足: 因为情绪是真实的,需要表达、宣泄,但表达的功力不够,
只能假装潇洒往“糙”“酸”里使劲。

几个附件:
附一 几代人所受到的教育。
附二 台湾编的《國學基本教材 孟子大學中庸》第一卷目錄。
附三 守則 。原為台灣中小學生每個星期都要背誦一遍的《青年守則》,看後覺得不錯。
略改一兩處(第八條)後推薦給大家分享。
附四 一台湾教学辅导站的国中国文选讲目录。
附五 台灣一小學國文教學目錄。
附六 理想的大学

附一
------------------------------------------------------------------------
几代人所受到的教育
转贴(略删去一些较激烈的词句)

对比100年前后的教育。。。。
送交者: aa881
下面转载的是100年前和20年前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对比。真相就在对比中呈现。100年前学校培养的是良知和文化,100年后
培 养的‘文盲’和流氓。100年前的学校培养出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当今的中国培养的是庸才和剽窃者。100年前的教育培养珍惜文化的人,100年后的教育出 了无数无文化和反文化的人渣。为什么大陆背景的有这么多谩骂文化的人渣?这两篇对比不是昭示一切了吗?大陆XX人啊,你们就是XX, 你们集中人类所有一切的丑恶,假冒伪劣,劣质廉价, 丧失人格,道德沦丧,。。就是罪恶的代名词!。。的丑恶,就是100后的当代这样的教育造就的。。。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的?到处遭人歧视,从非洲,到美 洲,到欧洲,到亚洲,。。就是过街XX。什么样的教育,出什么样的人。反文化分子,读读下面对比吧,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反文化!!!

这是中国人20年前小学的课本(引者注:不知该文作于何年,现似应为四十多年):

  第一课:毛主席万岁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
  第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第四课:爸爸是工人,为革命做工。
  第五课:妈妈是农民,为革命种田。
  第六课:叔叔是解放军,为革命站岗。
  第七课: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每八课: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九课: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第十课:为人民服务。
  第十一课:……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第十三课: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第十四课:越南南方好孩子,手里拿着小刀子,削了许多竹签子,刺穿美帝大肚子。
  每十五课: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多说几句,要说说那时三段式的作文。
  1、开头:在讲形势,经典的开头是“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而且越来越好,但是阶级敌人万分害怕,时刻企图出来捣乱,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再扯到要写的作文内容上。
  2、写过程:一般是写劳动过程,或写好人好事,或写某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一般都是没有的,全是编造出来的,不编过不了关。再写自己如何受到了教育,而且是发自灵魂深处的。
  3、表决心:经典的写法是“阶级敌人企图让人民群众吃二遍苦,受二遍罪,我们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我们要把阶级敌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不得翻身,我们要认真改造好自己的世界观,做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
。。。
。。。


北美生活:在美国学校经历文化大革命式的恶斗

鲁鸣
  我任教的纽约华夏中文学校,继去年闹得满城风雨后,今年再次硝烟弥漫。去年结果是上法庭,校园警察维持会场。今年呢?再度打官司,争执中发生推人现象,911直拨,校外正统警察出动。


  纽约华夏中文学校是纽约北郊华人孩子学中文的一所周末业余学校,校领导是家长担任志愿者,过去十多年虽有矛盾但属于正常,学校有600多学生,享有盛誉。连新泽西和康州的一些华人慕名前来,放弃本州离家近的中文学校不上,送孩子到这所学校。
  然而,矛盾积累到一定年数后终于露出水面。去年因竞选校长,学校闹得乌烟瘴气,两派斗争,互不相让,民主选举行不通后,就花钱打官司。最后,马上就要离任的校长被迫辞职,被怨告的教务长实在孰不可忍,另办学校。

  本以为今年的校领导会吸取去年的残痛教训。真没想到风波再起,其气势与去年不差上下。校长是投行管理总监,先下手为强,把几位董事告上法庭,这些董事再反告。官司一波接一波。

  二.

  不想凭我的耳闻目睹来讲故事。只想作为一位在这所学校任教了十几年的教师来叙述我的感受:这种恶斗让我仿佛在美国经历了中国当年的文化大革命。

  首先是匿名信。两年内斗,都有不少匿名信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站到处发布,完全如同文革,只是过去是手写,如今电脑码字而凸显匿名特点,没法看出手写者笔迹。正因如此,匿名者更可肆无忌惮,有意无意地制造新的纠纷,咒骂或人身攻击就如同上卫生间,很方便很痛快。更有人建立匿名网站,更方便人身攻击或冷嘲热讽。

  不断群发(group email)和转发给大批读者的电子邮件。这如同文革的大字报,目的是让不明真相的群众来批判,来评断,来看热闹。这简直就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在美国的现代翻版。无论是匿名信还是公开署名的大字报,都有共同特点,既有群众运动的味道。把你的个人邮箱放进这样的群发里,意味着给你选择:你介入纷争成为运动一分子,还是做旁观者?做后者很可能被人指责:不积极参与民主,不珍惜手中的一票或不支持正义。如果这群发邮件者是你的熟人朋友,你不站出来就可能意味着你不拔刀相助而不再来往或失去朋友。

  旧日邻友成了敌人,反目为仇。这在文革很普遍。如今这现象使这所华人学校的纷争成了文化大革命在美国重演的标志之一。既然分成两派斗争,不做旁观者,就必须支持一方。即使尽量保持中立,可投票时你只能投其中一方,哪怕这一方也有过错之处。同时,意见不同一旦成为两派纷争而又不能接受既定民主(选举)结果,相互指责便有情绪之战,而情绪一旦失控,伤人之言出口,邻友也会变成难堪的路人而不再来往。甚者不但不来往,公开为敌,相互开骂。真有“东风吹战鼓擂, 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文革之风。

  三.

  收到那些群发电子信,阅读那些匿名信,我宛若穿梭在文化大革命中一栏栏的大字报中间。文革爆发时,我太小没有参与,但已识字很多。那情景至今在脑海里非常清晰。大字报上,匿名者和公开署名者以革命为理由,以造反派的名义,相互揭底,用最伤人的政治口号标签对方,侮辱对方。熟悉的邻居大人成了可怕的地富反坏右流氓。

  这两年华夏学校的恶斗,不可能有文革的政治标签,却有了民主的标签。没有了革命的理由,却有了为了孩子的理由。没有了造反派组织的名义,却有了董事会和家长会的名义。平时温文恭让给学校做奉献的人,甚至老实巴结者,在恶斗中都让人大跌眼镜,互不相让,丧失理智。

  这种恶斗,没有文化大革命的血腥场面。取而代之的是打官司,这种文明社会的战争需要用钱作为代价。正好,纽约华夏中文学校处于美国最富地区之一。拿出几万至十几万美元,不心痛,否则官司至少原告没法发生。

  把这场恶斗视为华人在美国搞海外当代版的文化大革命,相当贴切。恶斗者大都是博士。如果说当年红卫兵只是知识青年,这些人即使谈不上是知识分子,怎么也算是有文化的人。文化人恶斗,的确可谓文革的缩影。

  四.

  那么,两年恶斗的目的是什么?不少人无法理解,议论纷纷,归纳如下。

  (1)官瘾。毛发动文革为的是保住官位,拿不明真相的红卫兵当马前卒炮灰。华夏学校两派斗争不管动机名义如何,其目的是保住本派官位,煽动同样不明真相的家长们,犹如文革两派闹来闹去,一再选举,仍然免不了最后闹出要分离学校的官司。说起官瘾。恶斗者们如果不出国,正如一位老师说,“国内现在的官位至少有一半属于他们”。这些人大都有博士学位,拿着六七位数以上的年薪,投行者仅年底分红就有六七位数以上的美元。钱有了,可比起国内原来比自己差很多却当着本应属于自己的市长校长院长总裁甚至部长省长,心里很不是滋味。中文学校校长董事虽谈不上什么高官,且是自愿者,但这是一所完全有家长参与管理而陪读的学校,在如此众多的家长们面前展露头角,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有所补偿,至少潜意识里缓减官瘾。

  (2)自我膨胀。正因恶斗者大都属于出国成功者,自我意识特别强,都认为只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是最好的。当两派恶斗,这种自我因情绪化而膨胀起来。这跟夫妻吵架没什么两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问题实质是各自都不能从对方角度着想,不肯让步,不能宽容谦让。非盈利组织是一个家庭,除了爱心,必须让步宽容谦让,否则这次恶斗即使结束了,还会产生而继续下去。

  (3)派系。一旦形成派系,个人身不由己。站出来恶斗的人或改变主意的人,很可能不是自己本来的想法,而是为了派系。后者需要把某些人推到风口浪尖上。有人说,派系可互相监督,就像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我不懂政治。但两党恶斗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连华盛顿先生们自己都承认,耗尽了纳税人的钱。一所中文学校经不起这样的折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非盈利组织把“不能打官司,只能调解”订为加入组织的条件之一,否则一场官司就可让它们倒闭。

  (4)华人的毛病。很多人认为这是华人喜欢内斗不团结,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内斗。我认为这是表面现象。其实,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内斗。其它民族人种都有这现象。关键是现象的背后原因:华人普遍阳刚不足,这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说得具体一点,华人(这里主要指汉人)大都不tough(坚硬品质),不敢对外强硬。所以从古到今,外人几乎都知道或认为华人软弱。这让华人很吃亏。到了海外,华人这种不阳刚的缺陷和外族一碰撞,暴露无遗。因为白人黑人不管来自哪个民族,大都比我们阳刚坚硬。而人的心理能量是守恒的。华人的这种缺陷便转化为了内斗,把对外不敢强硬的储存的能量释放到同胞身上。我绝对不是主张对外人不要宽容谦让,而是说碰到问题我们对外人不能坚持原则,太软弱。这是为什么即使中国今天如此富有强大,连菲律宾和越南这样的小国仍然敢对中国耀武扬威。东南亚华人这么多年来无论多么富有垄断当地经济,却一直被人小看或欺负,1998年印尼华人被集体枪杀强奸的惨案便是其中一例。

  (5)为了孩子。对于不明真相的家长参与其中,的确宗旨是为了让孩子学点中文。对于恶斗者则如同美国政客们的口号“For Our Children”,很有吸引力。他们内心想让自己孩子更优秀, 虽然已够优秀的了。然而,恶斗给孩子带来负面印象,连学生因这恶斗也在网上相互攻击。

  五.

  本文肯定会引来很多非议,得罪人。作者声明,(1)本文针对事不对人。一家之言,难免有误,意在抛砖引玉,希望不再看到恶斗;(2)无意对他人进行伦理谴责,相反,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一直怀有敬意;(3)所述范畴为群体概念,而任何群体都有例外,乃为常识。

  最后,用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

  Nearly all men can stand adversity, but if you want to test a man's character, give him power.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